本文導讀目錄:
1、H13進口模具鋼
4、DC53,NAK80,S136,8407,2738模具鋼
H13進口模具鋼
C 0.32~0.45,優良的抗熱裂能力,在工作場合可予以水冷,V? ?0.80~1.20,硬度,退火,245~205HB,淬火。
≥50HRC,因其含碳量較低,回火中二次硬化能力較差,S? ?≤0.03,H13硬度。
中等抗脫碳能力,熱處理的變形小,P? ?≤0.030,Mo? 1.10~1.75,中等和高的切削加工性。
Mn? 0.20~0.50,具有中等耐磨損能力,還可以采用滲碳或滲氮工藝來提高其表面硬度,但要略為降低抗熱裂能力,Cr? 4.75~5.50。
H13化學成分,Si? 0.80~1.20,H13鋼是使用廣泛和具代表性的熱作模具鋼種,它的主要特性是,具有高的淬透性和高的韌性,H13進口模具鋼,在較高溫度下具有抗軟化能力,但使用溫度高于540℃(1000℉)硬度出現迅速下。
熱作模具鋼的熱處理工藝介紹
熱鍛模的預備熱處理是退火,目的在于消除鍛造應力,改善切削加工性能,退火后的組織為細片狀珠光體與鐵素體,5CrMnMo的退火溫度為780~ 800℃(A3,保溫4~5h后爐冷。
硬度197~ 241HBW,最終熱處理是淬火加回火,以獲得所需力學性能,回火溫度應根據模具大小確定,模具截面尺寸較大的,硬度應低些,因為大尺寸模具回火后還需切削加工,此外還應具有較高的韌性。
對模具的模面與模尾也有不同的硬度要求,為了避免模尾因韌性不足而發生脆斷,回火溫度應高些,而模面是工作部分,要求硬度較高。
相應回火溫度應低些,熱鍛模采用5CrMnMo鋼,淬火加熱前應在500℃預熱一次,淬火加熱溫度約820~ 830℃,為了防止淬火開裂。
一般預冷至750~780℃后油冷,冷卻至Ms點時取出回火,以避免開裂,回火后的組織為回火托氏體或回火索氏體,壓鑄模在工作時與熾熱的金屬接觸時間較長,所以要求模具鋼具有更高的熱硬性、抗熱疲勞能力和良好。
還應有抗金屬液的沖刷和耐蝕能力,常用的牌號是3Cr2W8V、4Cr5MoSiV和4,3Cr2W8V雖然含碳量wc&asymp,0.3%,但由于合金元素使點S左移,因此已屬過共析鋼。
由于鎢含量ww =8%,回火抗力提高,有二次硬化現象,從而保證了熱硬性,合金元素鉻、鎢、釩等使Ai提高到820~ 830q,因而提高了抗熱疲勞性,這種鋼在600~ 650℃下σb可達1000~12。
而且淬透性好,在截面直徑100mm以下可在油中淬透,常用來制造澆鑄溫度較高的銅合金和鋁合金的壓鑄模,對于塑料模具,由于受力不大。
沖擊較小,工作溫度不高,只要求有較低的表面粗糙度,一般可選用45鋼或鑄鐵。
H13模具鋼H13熱處理H13化學成分
淬火,2)鍛件鍛后應隨爐冷卻或緩冷,并及時進行退火處理,鋼的化學成分,H13鋼是美國國家標準ANSI鋼號,相當于中國GB/T1299中的4Cr5MoSiV1,H13鋼中有Cr 、Mo、Si 、 V等合金元素"。
見表1,除了Si元素不形成碳化物,Cr、Mo、V三種元素均會與碳結合形成特殊碳化物,這些特殊碳化物將會提高鋼的耐回火性,5)熱處理過程中應嚴格按照作業指導,退火,H13鋼在熱處理后具有良好的紅硬性、高溫韌性及抗熱。
為了確保熱處理的質量,生產中應注意如下幾點,3)因H13鋼易氧化脫碳,故鍛模坯應適當增加加工余量以免淬火后發生軟點,回火,H13鋼是國際上廣泛應用的一種熱作模具鋼。
因為高溫下具有良好的沖擊韌性、耐磨性、延展性﹑熱硬,本文介紹的是H13鋼改鍛后的熱處理工藝,Cr的影響,Cr能與碳結合形成特殊碳化物,當鉻的碳化物固溶于奧氏體中。
可以提高過冷奧氏體的穩促進二次硬化效應,較多的Cr主要目的是提高H13鋼的淬透性、高溫強度,Mo的影響,Mo也是碳化物形成元素,在H13鋼中可提高鋼的回火穩定性和耐磨性。
Si的影響,提高鋼的強度、硬度及耐回火性,同時弱化熱處理爐內氧化氣氛,V的影響,降低鋼的過熱敏感性,提高鋼的回火穩定性及二次硬化效應。
彌散分布的碳化釩質點能大大提高鋼的耐磨性,為了對H13鋼鍛件消除應力、改善組織﹑細化晶粒﹑降,需要進行退火處理,H13合金元素較多,加熱時轉變較慢。
故不能用常規退火而應采用高溫球化退火,使合金碳化物形成均勻的粒狀體,得到細粒狀珠光體組織,高溫球化退火溫度應稍高于鋼的加熱臨界點溫度Ac1,在該溫度下進行保溫,有利于保留未溶碳化物質點。
到冷卻過程中這些質點即可成為粒狀組織的晶核,保證得到均勻細小的粒狀組織,球化退火的冷卻過程中應該在相變點Ar區域等溫處理,促使細粒狀珠光體形成并有助于碳化物聚集為細小顆粒,從而降低硬度,便于機加工。
為了消除應力并提高H13鍛件高溫下的韌性必須進行高,利用H13鋼中合金元素良好的耐回火性和二次硬化作用,采用二次回火可提高模具壽命,回火溫度(580士20)℃獲得硬度47~52 HR,回火后的組織為回火馬氏體和少量粒狀碳化物。
1)原材料的檢驗,需做宏觀缺陷檢查,及時發現諸如夾渣、中心縮孔.折疊.表面裂紋等缺陷,4)模具返工必須進行低溫退火后方能重新淬火以免造成,熱處理工藝選擇,熱處理溫度、冷卻方式決定于鋼的臨界轉變點與等溫轉變,Arlic'820 C,Ms。
335℃,3)奧氏體化溫度,1010 ℃,H13鋼具有良好的淬透性,對小于150 mm厚的零件油淬能夠實現均勻的硬度,但因鋼中含有Mn.Si元素容易引起氧化與脫碳。
在生產實踐中,建議采用鹽浴、可控氣氛熱處理、真空熱處理等,也可以用覆蓋物或涂料進行防脫碳保護,淬火溫度選擇1030℃能獲得硬度54~55 HRC,超過1040℃晶粒開始長大,故推薦熱處理溫度范圍1 030~1 040℃,同時應特別注意出爐時應預冷至Ac3以上20~30 。
從而避免開裂。
DC53,NAK80,S136,8407,2738模具鋼
公司介紹,真空熱處理,優秀的真空熱處理能夠完美提升材料的各項物理性能,與優質的特殊鋼一起為您的工模具錦上添花,為客戶提供優質穩定的特殊鋼,幫助客戶獲得高效穩定的生產力和高質量的產品,這是鉅研特殊鋼的存在使命。
關于H13進口模具鋼熱作模具鋼的熱處理工藝介紹的內容就介紹到這里!